明代:马治
马治
明间常州府宜兴人,字孝常。初为僧,能诗。元末,周履道避地宜兴,治为具舟车,尽穷阳羡山溪之胜,以诗唱和,成《荆南倡和集》。洪武初,为内丘知县,终建昌知府。► 46篇诗文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三十九
魏晋:高燮
山庐好,阵雨起晴空。荷盖高张珠滴沥,桐音微戛玉琤琮。
炎暑散清风。
都下送辛大之鄂
唐代:孟浩然
宿草堂二首 其一
金朝:杨奂
百顷逍遥苑,千年罗什家。荒林藏屋小,细径逐溪斜。
老桧今何在,瑞莲春自花。山灵憎俗驾,朝暮白云遮。
赠舅氏
明代:王立道
旧存松菊半荒芜,声利萧然白发初。抱病着便居士服,好吟题遍野僧庐。
里中送酒禳田罢,几上留书相宅馀。樗散笑余真似舅,得官犹自爱閒居。
走笔答蒋慰功见邀
明代:李之世
平生不饮酒,三酌即颓然。有时倾一石,白眼望青天。
浊醪有妙理,可以对少年。公子雅敬客,高馆张华筵。
玉盘贮霜蕤,朵朵压金钱。殷勤枉惠好,飞翰洒瑶笺。
但能对绿蚁,我来瓮底眠。
僦舍
宋代:方岳
登江陵沙市楚楼
宋代:李曾伯
即事偶赋
宋代:朱熹
白烟竟日起,雨晦苍山深。老菊不复妍,丹枫满高林。
抱病寝斋房,窗户结愁阴。起望一舒情,遐眺豁烦襟。
人生亦已劳,世路方崎嵚。且咏招隐作,无为名迹侵。
明间常州府宜兴人,字孝常。初为僧,能诗。元末,周履道避地宜兴,治为具舟车,尽穷阳羡山溪之胜,以诗唱和,成《荆南倡和集》。洪武初,为内丘知县,终建昌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