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金朝元好问

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竟陆沈。

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兴亡谁识天公意?留著青城阅古今。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作五首 其一

唐代贯休

谁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国。谁信鬓上丝,茎茎出蚕腹。

尝闻养蚕妇,未晓上桑树。下树畏蚕饥,儿啼亦不顾。

一春膏血尽,岂止应王赋。如何酷吏酷,尽为搜将去。

蚕蛾为蝶飞,伪叶空满枝。冤梭与恨机,一见一沾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句 其一

宋代陈松龙

梨花春二月,杜宇夜三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村鼓

宋代孔平仲

潭潭村鼓鸣,羡尔田家乐。闪闪绿榆丛,风清如苇籥。

我怀物外趣,世味久零落。焉得太古民,相携去耕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辛庸之所藏子昂画渊明漉酒图并书归去来辞

元代黄镇成

先生归来三径荒,宅边五柳森成行。野田流水春欲莫,种秫未斸南山阳。

苗稀草盛收已薄,毕岁未可供壶觞。前年彭泽才一稔,已具盏勺开糟床。

乡里小儿不解事,使我掉臂归柴桑。偶然得米酿为酒,篱下又报秋花黄。

呼童染指验熟否,瓮面盎盎浮云浆。秪将头上葛巾漉,下注瓦缶流泉香。

科头席地竟一醉,白日啸傲登羲皇。元嘉甲子不足数,陶然醉境真吾乡。

栗里先生百世士,吴兴学士遥相望。画图入妙书更美,翰墨一代传文章。

辛君得之能宝藏,我亦长歌歌慨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独庵老人自题像赞(在京师崇国寺)

明代姚道衍

看破芭蕉桂杖子,等闲彻骨露风流。
有时自把龟毛拂,只得虚空笑点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星岩二十景 其五 天阁晴岚

明代谭谕

凌空峻阁傍云开,景色天然画里裁。倚槛凭高频纵目,端阳光霁接天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君词为寿

宋代刘辰翁

君词为寿。绝妙孙辛妇。但恨杯无露添酒。空等待梅花久。喜君白首还玄。人间合信天缘。如此相从至老,我亦何倦馀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冷金笺与兴宗

宋代司马光

蜀山瘦碧玉,蜀土膏黄金。
寒谿漱其间,演漾清且深。
工人剪稚麻,捣之白石砧。
就豀沤为纸,莹若裁璆琳。
风日常清和,小无尘滓侵。
时逐买舟来,万里巴江浔。
王城压汴流,英俊萃如林。
雄文溢箱箧,争买倾奇琛。
夫君乃冠冕,辞气高千寻。
十载为举首,於今犹陆深。
嗟我蓄此纸,才藻不足任。
愿以写君诗,益为人所钦。
缟带岂多物,足明同好心。
黄钟声如雷,岂病无知音。
请以此为质,他年神所临。
华轩策驷马,慎勿忘遗簪。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