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旱暵迄三冬,新正才一雨。润泽遍荒郊,膏脉动深土。
忆昨恒阳时,渊泉皆斥卤。河渠断舟楫,负载众良苦。
除夕见儿童,竞作商羊舞。东风扇祥云,入夜送甘澍。
始和已应占,节候将可数。吾衰更何求,所愿丰年屡。
丁宁向儿曹,勤力事南亩。时雨复时旸,含哺腹频鼓。
道在轲雄出,时平稷契生。荆山方秀整,金气与高明。
磊落难藏器,峥嵘易得名。宏才须视草,大手本调羹。
欲赋龙骧远,方看凤翥横。海门迎五马,桂岭换双旌。
渐许含香侍,宁为剖竹行。悠悠真任物,扰扰不关情。
札有十行赐,政应期月成。风流前辈似,文采后来倾。
日月开黄道,云烟焕赤城。还朝充柱石,与世作权衡。
仙果千年实,洪涛几度清。于公一俯仰,几杖表馀荣。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