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毗陵城如金斗方,往事历历那能忘。相逢童子佩兰芳,秀发人指谁家郎。
未几重见突而长,即今不觉秋蓬苍。戏笑岂复为儿狂,追昔宓子初登堂。
辞锋峭拔森刀枪,器识沉远包氐羌。阳秋宁肯露否臧,有子游学先聚粮。
相将百里陟岵冈,邂逅一挹坐僧床。大辩倾注如无旁,天马方谓先骞骧。
观鱼谁复驻濠隍,瓜期受代垂趋装。当路奏牍交称扬,行将超擢奄云亡。
坐令志气不得偿,传家岂诧钱一囊。诸儿经行名州乡,挟书继踵诸父行。
旋见天衢飞骕骦,论治直要超周商。术卑效浅笑杜房,况是亨运遭兴王。
致君绍祖邦家光,何止追考归焚黄。邃庭朝露明芸香,异书满阁秋气凉。
咏歌间成随豆觞,读之如欲凌云翔。暂近大手离未央,□□□□□□望。
挈箧来寄深闺霜,宾兴贤能视文章。尊尚周孔麾韩庄,搜奇殆有通夕忙。
英游疑动聚星祥,我归复翳环堵墙。世味已能如饮浆,羲皇上人琴一张。
不去为无耻,不言为不忠。正告中兴主,漠然如瞽聋。
以兹至晚节,心迹有异同。出入任群小,将相如萍踪。
宫庭匿天氛,边疆多伏戎。宗臣在东洛,夕命朝可通。
绿野馀清兴,精神已折冲。安敢谋一身,高举思明农。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