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有鸟生炎海,飞鸣历中洲。似鵩形不祥,况乃恶声如鸺鹠。
朝鸣但䀨耳,暮鸣增人忧。霜凝日落百草死,更闻此鸟鸣啾啾。
纵横四野间,历乱呼其俦。嗟汝身虽微,厉欲凌九州。
老鹤知时寒,低飞尚垂头。汝独声呀呀,妄语丛愆尤。
道傍苍应应秋始习,一击不中为尔羞。居然声气彻阆苑,造作百怪无时休。
百鸟奔春阳,汝独凛凛催穷秋。成形受气安可化,汝谁有口不自由。
周公诛妖鸟,遗教不可求。千年遗孽死不尽,坐令日月惨黩、天地为悲愁。
我欲请王母,天网忽下收。东海求凤凰,西山鸾鹫鸣相酬。
翛然六合间,众声和且稠。此鸟闻之大恨死,馀者惊窜,一日卷舌尽入喉。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