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门有车马客,云是故乡士。别去三十年,归来数千里。
相逢叙旧情,历历询平生。交游几存没,道路何经营。
问答未及终,儿女出樽酒。往昔各青春,于今俱白首。
叹息复叹息,徬徨更徬徨。视彼土馒头,终焉归北邙。
李侯嗜学古,馀事皆远屏。昂昂鸾鹄姿,岂与凡禽并。
捧檄来南州,初识浙江境。寻盟款吾庐,不待日中定。
从容叩所得,响答如汲井。时方罗俊乂,宁久淹簿领。
清秋雕鹗飞,大道骅骝骋。词章尤激昂,笔力可扛鼎。
虚堂纵谈笑,霜月挂金饼。夜阑言愈微,至味嚼佳茗。
古来会合难,岁月积俄顷。愿子谨所之,万里路方永。
吾衰老閒旷,轩冕志已冷。栖迟丘壑间,此兴良自肯。
他日来相遇,梁溪寻钓艇。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