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渔樵耕牧四画 其三

明代王恭

石田新雨苔花碧,禾黍秋香百馀石。谁教酿作瓮头春,醉里看山了残帙。

读书何必问时清,纵有荒年莫废耕。鹿门精舍青山里,春去秋来无宦情。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歌怀京师旧游

金朝元好问

楼前谁唱《绿腰》催,千里梁园首重回。记得杜家亭子上,信之钦用共听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韦家泉池

唐代白居易

泉落青山出白云,萦村绕郭几家分。
自从引作池中水,深浅方圆一任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半斋送张清卿分教嘉定

宋代吴泳

斗城将军半段鑰,汉宫美人半额妆。
碧眼禅僧坐空室,花雨半床云半窗。
道如大路皆可遵,不间不界难为人。
卓哉圣人门,犹惜二三子。
冉求只向中道画,季路仅及升堂止。
穷山必到嵩华颠,穷水必极昆仑源。
若非身心实造诣,未免口耳空啾喧。
子归试取群书读,饱秣吾驹饭吾仆。
却将全体为渠说,荡出峨眉半轮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里乔松

明代薛纲

东去沅城七里遥,谁栽松树满兰皋。冰霜颜色千年古,铁石枝柯百尺高。

影落蛟龙宵走月,声驱风雨昼翻涛。我来不作丁生梦,那得衰鬟换绿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日本杂事诗 其一七七

清代黄遵宪

左陈履宪右冠模,夏屋纷罗万象图。聚族同谋轮扁秘,不过依样画葫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疫闻德厚病虽少愈而苦未能愈

宋代周孚

棘人元自瘦,况复病相侵。钟赵妖犹昔,岐雷术谩今。

昏昏药应倦,忽忽日殊深。安得詹何辈,澜翻慰此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宋代许棐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代杨维桢

《十六天魔》教已成,背反莲掌苦嫌生。夜深不管排场歇,尚向灯前踏影行。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