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怀

明代王恭

不弹贡禹冠,不结萧朱绶。几处移家任转蓬,半生失路唯耽酒。

兔园挟策也徒然,欲逐长沮学种田。秋风四面相如壁,旧物空馀子敬毡。

异乡沦落无朋友,论交昨日今何有。误将偃蹇对时人,岂谓新知不忠厚。

万事萧然一布衣,白头梦想故山薇。抱琴欲奏猗兰曲,目送云天一雁飞。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仰止吟为黎师召兵侍作

明代顾璘

眼中磥砢万文峰,俨立大贤为世宗。丈夫有灵塞天地,肯不拔地争巃嵷。

朝亦一仰止,夕亦一仰止。平生积小以高大,巍乎山哉何愧尔。

呜呼武公九十犹勉㫋,愿献他日攻玉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蔡子骧二子

宋代徐积

凤子能双举,新从日下回。日边是云雾,却带越书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故人二首丁卯年九月二十二日梦中得之 其二

宋代刘一止

目前得已便休休,事业何曾有到头。客问函三孰为一,月明风静好清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亭林漫兴 其四

元代贝琼

又出亭林道,楼台尚自疑。无边春草色,不定野灵姿。

未就庞公隐,空怀惠远期。飘飘何所适,重拟结茅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林汉孟赴召天京

明代王恭

七峰岩下旧逃名,何事輶轩赴上京。白首相逢萍梗别,青山谁共薜萝情。

疏烟野火丹阳骑,远树春风白下莺。想到都门知己在,南宫西掖有逢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公实燕台感秋 其二

明代黎民表

楚客思君赋澧兰,关山迢递梦来难。风前白雁飞飞远,霜后丹枫落落寒。

碣馆三秋愁桂玉,乡书千里比琅玕。蓬茆自是烟霄隔,惆怅无因附短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铸年五十八因病废得旨休致一绝寄呈姑苏毗陵

宋代贺铸

求田问舍向吴津,欲著衰残老病身。
未拜君恩赐剡曲,归来且醉监湖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枝春 剪春罗

清代姚燮

叠绿翩黄,罥栏杆、二月晓风无力。天孙已嫁,水样软绡谁织。

纤声逗玉,剩燕子、带红斜掠。摇日夕、金翠模糊,六扇画棂烟隔。

难描此花姿格。只翁郎诗句,飘零堪忆。游丝袅上,似飏绣绒残碧。

吴云半褶,几曾倩、美人刀尺。怜一搦、唾茜裙腰,逊伊颜色。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