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吾闻春秋纪年二百四十二,不书祥瑞书灾异。不知何年沙麓崩,六鹢退飞失其四。
恒星不见夜有光,星陨如雨石在地。孔子讳鲁不讳宋,但记日有食之既。
岂知沦影入石中,蟾蜍桂影俱蒙笼。初疑日中有两乌,双飞跳入姮娥宫。
鹑火贲贲尾伏辰,状如赤鸟云非云。女娲炼就五色石,抟沙所作愚下人。
史苏发占又端策,坎为曳月艮山石。兑升而云离奋翼,重兑为吕归有德。
吕侯宝石到子孙,更遣赵子穷其源。齐赵马牛不相及,如何穷此造化根。
世閒万事何不有,耳目之外难具论。海中时时发火焰,世界一一持风轮。
一微尘内纳须弥,有顶天上犹昆崙。并却咽喉与唇吻,别有一句超乾坤。
木人抚掌非耳听,石女怀胎亲眼闻。扇子筑著帝释鼻,鲤鱼惊翻东海盆。
吾言非夸子夸矣,要与摩诘无言言。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