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墨菊 其二

明代王恭

湘江閒唱九歌声,栗里应辞五斗荣。谁谓秋来风物冷,露黄烟翠不关情。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 和李御史春寒

魏晋张野

日长亭馆。尚问寒深浅。底事今年花信晚。柳外东风未软。韶光已近春分。小桃犹*霜痕。天意因怜病起,故教迟吐清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农

明代郑真

种得山中数亩田,金穰土苴待秋前。雍熙正属唐尧世,大有宜书太史编。

稚子踏车筋力倦,老妻馌饷鬓云偏。不知万里青天上,谁奏豳风七月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嵇美中弹琴

明代朱诚泳

有客有客携焦尾,玉立庭阶俨容止。胠囊为我拂金徽,一泻幽怀弄清徵。

游心太古契冰弦,五音高下声相宣。调成起立命之坐,焚香先鼓南薰篇。

初疑眤眤语儿女,指下丝声写凄楚。忽然放手如风生,猛士战场齐奋举。

须臾一段在高山,穿云裂石谁能攀。终南泰华几千仞,恍惚置我庭除间。

宫沈羽振复流水,倒泻银河犹未已。龙门九折出昆崙,骇驶惊翻千万里。

吾生雅澹厌纷纭,赵瑟秦筝浑蔑闻。为君净洗钟生耳,共随白鹤巢松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孝仪看灯词十二首 其九

明代王彦泓

旧曲厌来不耐听,竹棚花火太因仍。新春小院添春意,刮骨盐声蛤月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汪员外鱼亭招同杭太史堇浦陈丈江皋陆二筱饮集振绮堂即送江皋之余杭

清代何琪

旧雨分携思不禁,尊前录别共题襟。舟穿北郭拿音缓,山入南湖黛色深。

小醉定寻仙姥酒,归装应载伯牙琴。洞霄览胜虚前约,剧欲相从快一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医巫闾山诗

清代王尔烈

天府有崇山,医闾关外壮。长白遥拱挹,两京此屏障。

管领西来蜂,朝东各献状。若崩角稽首,后先不相让。

乃知开辟初,已定今之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藩臣恋魏阙

唐代蒋防

剖竹随皇命,分忧镇大藩。恩波怀魏阙,献纳望天阍。
政奉南风顺,心依北极尊。梦魂通玉陛,动息寄朱轩。
直以蒸黎念,思陈政化源。如何子牟意,今古道斯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苏东坡竹

元代吴镇

晴梢初放叶可数,新粉才消露未乾。太似美人无俗韵,清风徐洒碧琅玕。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