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人之蓟丘

明代王恭

怜君迢递蓟门行,匹马闲嘶问去程。泸水燕山何日到,秋风吹雨湿金茎。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庄道中

宋代党怀英

暖风迟日弄春晴,浑似龙眠画里行。沙路半随堤尾曲,几家桃李鹁鸪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陪高彦敬游南山

元代邓文原

不到南山又二年,离离秋草映寒泉。东林萧散开莲社,西晋风流棹酒船。

古寺云烟终日合,长松风雨半空悬。谢公未了登临兴,故向禅房借榻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天界寺

明代王思任

古寺白门边,寒风逗石烟。
松篁无俗径,钟磬有诸天。
岁晚难为客,官闲易入禅。
灯残僧别去,清梦竹相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别内兄伯雨

明代李舜臣

朔风一何劲,飘然江上吹。江南一夜梅花发,积雪朝看亦满墀。

雪色梅花两相映,都门无处无芳径。一尊携酒远来此,望里青山道傍水。

与君同生渤海域,君家淄南我淄北。少年弄笔竞为文,一日称名俱可识。

遭时吾忝尚书郎,已复君称宰邑良。功能不独明廷最,公等今扶汉道昌。

赫赫留朝六补阙,从此官论青锁月。四海流传贾谊书,千秋如未欧阳没。

而我迂愚世所嗔,纷纷情态后来新。不能东耕避贤者,空复南冠学事人。

蓬鬓沙颜谁复怜,遥山瘴水昨来旋。东城并马是何日,南国啼莺二月天。

杨柳青青大江涘,江流浩浩思归子。君行过阙觐衣裳,吾继还乡问桑梓。

云里长松碧石枝,朝来满树绿萝丝。丝萝讵拟今如是,天马由来众不知。

犹及观涛八月回,况复登高九日杯。黄花入手便芳馥,清江照人无尘埃。

儒宫旧在鸡鸣麓,谏垣能枉鹿头毂。无数名山许共行,不时绿酒欢方逐。

谓来相逢得相守,岐路惊人又分手。客中孤游空我情,海上殊观尽君有。

宾还宴罢东将去,此际看君空百虑。过鸟交啼把袂前,归云故绕翻旌处。

男儿所至要名成,不须别泪纷纷倾。煌煌为良二千石,台鼎他年在此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朱定国失意后访我金陵赋此赠之

明代王世贞

十年真畏友,词组足儿师。访我金陵夕,犹衔璧刖悲。

三山横秀色,六代吐雄词。是处堪携酒,何妨且咏诗。

绸缪追往事,飞动卜前期。海错携来富,犹堪住少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东禅寺

清代张问陶

不厌常为客,东禅十度来。儿童知姓字,面目笑尘埃。

懒性真如识,中年急景催。两州分八口,离绪独徘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

宋代司马光

熬洒沧波耗,征输泽国贫。
婴罗矜示子,连策借能臣。
拜手觚棱晓,浮舟狼汤春。
东南待苏意,别酒莫逡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詹伯尹舒天用和答二首 其一

宋代周紫芝

豫章有奇气,铿然两青萍。埋光久未识,神焰凌太清。

二子廊庙姿,肯负丘壑情。会当束冠裳,未可终岩坰。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