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 其五 烹葵邀客

明代王恭

竹里烹葵挂马鞭,松间敲火起孤烟。谁知半向林中榻,无限风流寄辋川。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桃丝 自制曲

清代顾贞立

清波难写流虹影,喜梦里垂垂。比似人间枝叶异,桃丝。

红房烂煮琼花宴,问此曾何时。四十九年偿慧业,归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敬甫叶兄

宋代华岳

岁次丁卯秋,八月既生魄。于时谪建安,脱去未有策。

忽睹星凤光,慨然陪履舄。自谓入闽建,阅人几千百。

间有知功名,所见得邪僻。否则苟利禄,鄙猥何足责。

独我子敬甫,挺挺出蛮貊。舌端摇戈矛,笔下罗疆埸。

扣以军国秘,历历有奇画。以此方定交,归心已翰翮。

送君东郭门,握手不忍释。明年入中都,首上平戎策。

甫结君相知,便念长沙谪。细草天子书,愿置孤臣驿。

论荐方踌躇,倚门重垂白。辙环温凊围,笑言方哑哑。

去我两牛鸣,恍若关山隔。去年槐花黄,郡国书贡籍。

若以经济材,俯亦从此役。白屋寄簪缨,青灯联衽席。

谈笑生风雷,议论灿金碧。雪香飞梅花,归鞍整南陌。

别后殊未几,拳拳在朝夕。君腹坦东床,吾身系西圜。

从此叹参商,蓬瀛非咫尺。尺纸虽屡投,奥援不我索。

星次几一周,幸我安且怿。尝观义与利,更相为损益。

欲论古人交,二者请君择。不惟眼独青,且要心同赤。

此身可齑粉,此道不可易。自料吾与君,造物难弃掷。

胸次蓬莱山,襟怀云梦泽。未说诗书帅,休论文章伯。

堂堂大丈夫,讵可虚竹帛。但恨不振踪,尚此多捍格。

在君当先登,挽回二千石。饥溺切君身,推解过畴昔。

炎凉无异心,始终无异迹。庶几吾二人,交情可全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建山叠嶂

明代高魁

千山万山森若罗,三峰叠翠高峨峨。村烟吹吸有时隐,岫色嶙峋入曙多。

觅径人将青蔼拂,攀崖手可苍天摩。飘然便趁芒鞋去,啸坐云头剪薜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汳台竹偶成

明代何乔新

汳水当年总宪时,翛翛半亩雪霜枝。别来久断平安信,劲节清风又属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惟实过集客舍

明代徐熥

击筑过燕市,逢君醉浊醪。龙门叨御李,虫刻愧投桃。

岁月虚长铗,风尘暗大刀。可怜灯影里,相对两青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张太保杜门自乐之韵

宋代黄裳

杜门无事日华长,应是狂歌入醉乡。闻得后园尤好景,不妨多计为春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 其六

宋代黄庭坚

苍崖万仞。下有奔雷千百阵。自古危哉。谁遣西园漝么来。

猿啼云杪。破梦一声巫峡晓。苦唤愁生。不是西园作么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郡城南楼

唐代张九龄

闭阁幸无事,登楼聊永日。云霞千里开,洲渚万形出。
澹澹澄江漫,飞飞度鸟疾。邑人半舻舰,津树多枫橘。
感别时已屡,凭眺情非一。远怀不我同,孤兴与谁悉。
平生本单绪,邂逅承优秩。谬忝为邦寄,多惭理人术。
驽铅虽自勉,仓廪素非实。陈力倘无效,谢病从芝朮.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