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粤城怀古

明代王恭

无诸建国古蛮州,城下长江水漫流。野烧荒陵啼鸟外,青山遗庙暮云头。

西风木叶空湟曙,落日人烟古垒秋。借问屠龙旧踪迹,断矶寒草不胜愁。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山七绝 栖霞洞

宋代张釜

云封雾锁半天寒,短杖攀缘扣玉关。见说碧虚风景别,傥容投老寄尘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辞朝赐宴

明代黄公辅

曙色曈昽散禁城,凤楼高处晓钟鸣。春风照拂炉烟细,旭日光浮御道清。

咫尺天颜瞻霁色,追随鹓序展葵情。微臣滥得承恩赐,金鉴何由答圣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易水送人使燕

明代王恭

燕山北起高峨峨,东流易水无停波。
北风萧萧筑声切,昔人于此送荆轲。
图中匕首非良计,堪叹燕丹无远器。
髑髅空死樊将军,日莫秦兵满燕市。
往事空余易水寒,白翎飞下地椒干。
经过此地对流水,知尔踟蹰马上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繁昌道中阻风二首 其二

明代王守仁

东风漠漠水沄沄,花柳沿村春事殷。泊久渔樵来作市,心閒麋鹿渐同群。

自怜失脚趋尘土,长恐归期负海云。正忆山中诗酒伴,石门延望几斜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感怀

明代吴与弼

当年曾苦读书心,斯道寥寥强自任。不谓阨穷兼疾疹,蹉跎空得雪盈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拨棹遇涧 冬夜

清代俞士彪

霜风促。灯影绿。强结双花人自宿。风过处、乱敲檐竹。

炉火频添频灭,被冷眠难熟。更漏缓,今夜柔肠断还续。

三年旧事暗相触。梦去梦来空反覆。离别后、岁华偏速。

此际伤情旅,雁啼寒山猿啸月。博得绣枕流红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儿沆赴昌国学录

宋代陈著

来汝沆,吾语汝。
蓬莱乡,仙者寓,
汝行岂为求仙故。宝陀山,
佛者住,汝今岂为礼佛去。
吾闻滃洲好学舍,兵后弦歌尚存鲁。
巨鳌拄牢苍璧岛,长鲸截断红尘路。
黄公高节懔犹在,茹侯英标俨如睹。
芷翁器业国有传,逸少词章家有谱。
扶桑日出长精神,沧溟际天豁襟宇。
潮水生落见乘除,风涛澎湃尝敛阻。
耳目所接皆为学,身心所会当约取。
旦气清明方见性,人生涉历终知趣。
规模要放面前阔,议论要到心平处。
雪霜之际有阳春,波浪之中有砥柱。
畏友当如父师敬,平交当以兄弟处。
我虽自馁耄何及,汝方年壮力须努。
亦欲长教在我傍,深恐独学为汝误。
不然何以资一出,幸犹近只寸半渡。
驾言曰仕实从游,自昔成人出辛苦。
着汝意气勉自强,味载言语谨勿负。
东云在望道路开,西风吹送衣裳舞。
消受宫墙饭几盂,胜举家庭禄三釜。
岁月箭过归有期,却把本色初心娱父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用韵和陈伯比二首 其二

宋代晁补之

筑台危可瞰坰牧,朝来小雨犹十上。虽无峻岭有脩竹,不减山阴同放浪。

青门正尔堪邵平,云中何必须魏尚。小池更广勿近墙,畏与浊渠同滉漾。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