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宁德林训迪

明代王恭

忆君时复强登楼,云树苍茫怅别愁。两地情多孤夜月,十年官冷旧沧洲。

鹤林山色当杯绿,鲛室潮声到县秋。早晚香名应更达,泮池何事久淹留。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诗 其四十一

唐代拾得

我见顽钝人,灯心柱须弥。蚁子齧大树,焉知气力微。

学咬两茎菜,言与祖师齐。火急求忏悔,从今辄莫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书所见

唐代张乔

江头野鸭太颠狂,乱入荷塘逐藕香。莫讶无情任来去,花深原有紫鸳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看浑中丞山桃花初有他客不通晚方得入因有戏赠

唐代吕温

朝来驻马香街里,风度遥闻语笑声。
无事闭门教日晚,山桃落尽不胜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寓 其六十八

明代朱诚泳

茫茫大化间,生育无停息。鳞介与毛虫,而各成形色。

蠢蠢万不齐,至巧谁能识。营营若有知,绳绳日滋殖。

馋夫亦何心,网罗兼弹弋。五鼎恣煎烹,万钱供口食。

焉知爱物仁,忍杀无穷极。君子远庖厨,暴殄良可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以梨饷石末公侑之以诗

明代刘基

山人见饷含消实,青紫相排个个圆。共道解烦同绛雪,也知止渴胜甘泉。

种从汉武樊川得,名并张公大谷传。珍重使君方闵雨,急须走送涤熬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上偈

清代曹雪芹

无才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病起至幽谷二首

宋代王禹偁

□□漳滨几晦明,起扶藜杖试闲行。
清泉□□□□□,□□□□□可惊。
万壑松声□□□,□□□□□□□。
□□□起沧洲趣,便欲投簪此濯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望瑞 其二

元代郭奎

鸡鸣风雨夕,既见子如何。不乐复谁待,相看华发多。

秋江有清兴,明发听讴歌。市就君平卜,岷峨有使过。

言归当十月,华省集鸣珂。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