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昔传子春技,弹丝圣入耳。一曲作人情,七弦发妙理。
美人携琴升我床,闲心敏手亦如此。弄奇赴会若有神,朱绳玉轸临风倚。
始作怀沙纵九歌,却调哀郢伤千里。卑张应节发清商,促越更趋引流徵。
楚水看流㩎指间,江风忽奏挥弦里。栖鸟知声中夜翔,潜鱼激响凌波起。
四郊陨叶纷纷下,浮云辞天月在野。瑶徽半拂复中操,宫声少间羽声写。
山鬼依微薜荔裳,宓妃窈窕螭蜺驾。旧闻骚些已潸潸,对此离忧遂不堪。
本听幽音容易感,复兼放迹自曾谙。姱志千秋同夏沔,愁心一夕到湘潭。
恨恨怀荃零泪雨,沾襟不为雍门谈。
整日愁无恨。恁年来、贫病相兼,双眉不展。长恨莹莹无可告,也似孤舟别馆。
经多少、风萧雨暗。燕子依人非得已,枉呢喃、衔尽残花片。
辛勤处,何人见。
栖栖争甚恩和怨。猛寻思、石上三生,馀香未散。百首新诗谁击节,付与自吟自叹。
定有个、千秋青眼。窗外嗷嗷声过也,望天涯、遥诉西风雁。
霜月里,同凄婉。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