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郁盘舒栋宇,峥嵘侔大壮。拱木诏林衡,全模徵梓匠。
千栌绮翼浮,百栱长虹抗。北去邯郸道,南来偃师望。
龙首载文㮰,云楣承武帐。居者非求隘,卑宫岂难尚。
壮丽天下观,是以从萧相。
苍楠翠柏连山丘,杨家绕屋青松稠。百年雨露涵深泽,六月凉爽如清秋。
势凌千尺浮云外,黛色团团拱车盖。阴森昼晦起蛟虬,萧瑟天风振竽籁。
若人好学怀奇姿,琼林秀出珊瑚枝。由来孤高秉异尚,爱此挺特同心期。
结庐松下栖迟久,坐卧看松与松友。劲操何殊处士梅,閒情未说先生柳。
才高何必老深林,清庙明堂会见寻。惟应晚岁冰霜节,永矢平生金石心。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