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前年抵西川,今年发东越。万里岂不遥,崎岖劳跋涉。
关河足游览,襟怀益轩豁。雄文竟何如,我目日以刮。
当宁久虚怀,求贤若饥渴。蜀道谅已谙,重来马蹄滑。
壮游当及时,无为待华发。拟踏浣溪云,共看岷峨月。
阴风吹云时物换,六花漫空大成片。琅玕冻折凤翻巢,素羽离披玉零乱。
淇隈晚霁天籁寂,湘浦宵寒旅行断。长川巨挺千亩荒,曲水幽丛数竿短。
清如映诵老儒绅,劲如瘦马蓝关人。羝窖天荒节犹立,鹅池路险戈前陈。
一寒范叔故如此,半死袁生未是贫。事当忧患见君子,时到否塞回阳春。
虔心苦节终无改,毅色英标暂如晦。九成合乐笙簧齐,四海同文简书在。
进登廊庙更华显,退处山林亦潇洒。不遇凄凉冷落时,宁知远大坚贞态。
湖州太守时宗工,奎光斗气交茏葱。文章不减中古士,画法稍过东坡翁。
高堂素壁三日卧,毛骨彷佛临严冬。晴云秋月尘埃断,鉴定还须问潞公。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