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西湖之西开龙井,烟霞近接南峰岭。飞流蜜汨写幽壑,石磴纡曲片云冷。
拄杖寻源到上方,松枝半落澄潭静。铜瓶试取烹新茶,涛起龙团沸谷芽。
中顶无须忧兽迹,湖州岂惧涸金沙。漫道白芽双井嫩,未必红泥方印嘉。
世人品茶未尝见,但说天池与阳羡。岂知新茗煮新泉,团黄分洌浮瓯面。
二枪浪白附三篇,一串应输钱五万。
看巉岩、一道泻春泉,中有古苔香。傍皴痕湿处,烟分杂树,雨渍疏篁。
人外除将清籁,白石语苍凉。方信如如悟,参透空王。
回首归田吴下,叹零星剩稿,冷落荒庄。只溪头润绿,曾照薜萝裳。
恁淋漓、墨壶轻洒,荡寒云、尺幅黯潇湘。还知否、如今桃坞,尽是斜阳。
戊午八月廿六日过苏州囱囱一诣虎邱后二十五日自杭州回与马雨耕及持衡重往竟日登揽因题八韵
虎阜前朝寺,蜂房四面楼。槛前山杳杳,岩下水悠悠。
负海帆斜出,生烟郭正浮。地标铃塔峻,天纳剑池幽。
舍宅希尘外,开堂问石头。树凋吴苑绿,云是晋时秋。
一慕庄岩界,重经澶漫游。不随零落候,金粟为余留。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