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凤凰山下

明代张红桥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
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漫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
回忆 爱情 抒情 悲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为何不在今霄停歇。送别的三叠阳关曲还未唱完,城上啼鸟已经催人离别。一缕相思之情两行凄清的泪水,把衾被浸透冰冷如铁。再不要问今后相会之事,离别的杯前早巳愁苦至绝。
曾记得浴后你给我描属梳鬓,还记得梦醒后我们手挽手踏碎花间明月。不要再空忆往日豆蔻年华时的旧事了,今后这些美好之事再难办到。南京桃叶渡口莫愁湖畔,远树云重重叠叠。夜阑人静帘幕空空,当我去剪灯花时,这绵绵相思之情又向谁诉说?

注释
凤凰山;此指福建同安之大风山。
阳关:即《阳关曲》,因须重复唱三次,故谓三叠。此泛指离别之曲。

创作背景

  张红桥因说“欲得才如李青莲者事之耳”,于是四方才子纷纷投诗。经过严格筛选,最后终于选中了谱署林鸿。从此二人诗词唱和,感情甚笃。后来林鸿游金陵,行前作《大江东去》留别,于是红桥就和了这首《念奴娇》。   

参考资料:

1、 仉凤峨选析.历代女性诗词曲精粹: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1:第238页

赏析

  此词一片纯情,出自肺腑,虽不假雕饰,而感人之力犹强。

  词的上片写夫妻惜别情景,作者把笔墨的焦距,对准在临别之夜的焦点上。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前两句点明惜别的地点、时间,同时也渲染气氛,暗寓作者的感受。就地点而言,作者从大处落墨;至于具体的环境,是在饯别的宴席上,还是在闺房之中夫妻俩就着摇曳的烛光对酌,作者均不作进一步的交待,她更敏感的是对时间飞逝的感觉。她恨那时间的尺度——玉漏,怎么今夜一声一声,这么快就要滴完了。因“恨”,故觉时光“易”逝,曲折地写出良宵苦短之情。

  “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三、四句揭示出全词惜别主题,两人的心声尚未尽情

  

张红桥

福建闽县人,居红桥之西,因自号红桥。聪敏善诗文。豪右争欲委禽,红桥不可,欲得才如李青莲者事之。后归福清林鸿,鸿游金陵,感念成疾卒。► 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郭四朝叩船歌四首 其三

魏晋许翙

游空落飞飙,灵步无形方。圆景焕明霞,九凤唱朝阳。

挥翮扇天津,晻蔼庆云翔。遂造太微宇,挹此金梨浆。

逍遥玄陔表,不存亦不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酬致政朱殿丞

宋代杨杰

挂冠清世咏归田,舟纵江湖养浩然。水底病龙思致雨,树头老鹤懒冲天。

诗因社友编三百,酒为春风费十千。今古辞荣人不少,惟君知足最当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天凉来傍荷花饮

宋代赵以夫

天凉来傍荷花饮。携手看云锦。城头玉漏已三更。耳畔微闻新雁、几声声。兰膏影里春山秀。久立还成皱。酒阑天外月华流。我醉欲眠、卿且去来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春斋居漫兴二首 其二

明代施渐

静里心常觉,尘中人岂知。柴门独掩后,春草复生时。

泽国为渔晚,江湖好道迟。总能谈寂寞,只费子云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过莲花峰为夏叔直读书处

明代王夫之

山阳吹蓬不成音,凄断登临旧碧岑。云积步廊春袖湿,灯寒残酒夜钟深。

河山憾折延陵剑,风雨长迷海上琴。闻道九峰通赤帝,松杉鹤羽待招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泊洸口昔回自贵竹时所取道也感赋三首 其一

明代卢龙云

陇树收残雨,江舟带暮烟。客程今夜宿,乡梦几宵悬。

水接湖南路,山开岭外天。昔时孤骑绕,过此重凄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酴醿)

宋代韩元吉

不恨绿阴桃李过,酴醿正向人开。一尊清夜月徘徊。花如人意好,月为此花来。
未信人间香有许,却疑同住瑶台。纷纷残雪堕深杯。直教攀折尽,犹胜酒醒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雨二首

宋代吴潜

莫嫌暴冻势如喷,此是家家老饭盆。
雨足蛟龙应得谢,秋登鸡犬亦蒙恩。
频年已喜稼无贼,今岁尤欣禾有孙。
回首江南田谷口,西风飒飒倍消魂。

张红桥

福建闽县人,居红桥之西,因自号红桥。聪敏善诗文。豪右争欲委禽,红桥不可,欲得才如李青莲者事之。后归福清林鸿,鸿游金陵,感念成疾卒。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