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州

明代陈琏

胜地欣从六月过,藕花无数满城河。扶疏亭下竹何在,会义庭前草已多。

建郡当年号南宿,怀人此日忆东坡。明朝又过符离店,满眼云山翠似螺。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9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妇艳词十一首 其一

南北朝陈叔宝

大妇避秋风,中妇夜床空。小妇初两髻,含娇新脸红。

得意非霰日,可怜那可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登玉山

唐代钱起

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
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边词十二首 其四

明代张元凯

秋风试鸣镝,忽见孤飞雁。一矢铩其羽,遥堕前山涧。

众谓南来鸟,足有帛书绾。策马往视之,野火新烧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诸公夜集希焦二师室

明代释函可

弟兄能爱客,老衲每来寻。况有同心侣,相偕彻夜吟。

异乡消积恨,明月助清音。何必求仙去,花源此地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陆尚宝之京

明代皇甫汸

昔日大廷召对策,独草万言吐胸臆。相君手捧频叹嗟,天子亲披动颜色。

御墨题名置上第,赐秩蒙恩官建礼。秋风忆食故乡莼,乞归耻给长安米。

十年不调笑为儒,一岁超迁拜大夫。朝持符玺趋双阙,夜整衣冠别五湖。

隋堤柳暗落花稀,淮浦潮生舟似飞。谁将笔砚先烧却,可使才华让陆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补落花诗九首 其一

明代王夫之

乘春春去去何方,水曲山隈白昼长。绝代风流三峡水,旧家亭榭半斜阳。

轻阴犹护当时蒂,细雨旋催别树芳。唯有幽魂消不得,破寒深醴土膏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李子粲

元代王冕

白头自笑潜夫拙,却忆风流李谪仙。
对客每言齐物论,移家只有广文毡。
赤鸡白狗看儿戏,绿水青山作画传。
慷慨不愁春色老,笑看花雨落平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盟鸥榭之北作一峰名碧云自

清代郑孝胥

扪胸极坦荡,何时幻嵯峨。为山仅二仞,倒影临池波。

袖中出太华,夜负烦夸娥。儿童尽惊倒,势欲苍苍摩。

鬼凿混沌窍,灵探星宿窝。碧云飞未起,作态犹婆娑。

篆文志其胁,安知非皇娲。小窗学跏趺,尽日对吟哦。

祇愁风雨来,跋扈如天魔。挟山以超海,老矣将奈何。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