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一

明代区大相

拂雾梢初起,干霄意巳长。枝高承月露,节苦任风霜。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15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蝉诗

南北朝江总

白露凉风吹。
朱明落照移。
鸣条噪林柳。
流响遍台池。
忖声如易得。
寻忽却难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尹炼师弹琴

唐代吴筠

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
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
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
代乏识微者,幽音谁与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杨花

唐代齐己

暖景照悠悠,遮空势渐稠。乍如飞雪远,未似落花休。
万带都门外,千株渭水头。纷纭知近夏,销歇恐成秋。
软著朝簪去,狂随别骑游。旆冲离馆驿,莺扑绕宫楼。
江国晴愁对,池塘晚见浮。虚窗萦笔雅,深院藉苔幽。
静堕王孙酒,繁黏客子裘。咏吟何洁白,根本属风流。
向日还轻举,因风更自由。不堪思汴岸,千里到扬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

元代柳贯

严严御史府,荦荦聚英彦。计今玉笋班,显者半郎掾。

居中密告猷,治外详论谳。我游朝士间,闻谈辄心羡。

胡为三十年,负此一破砚。子昭每相过,开口奇自见。

弘壁本不赀,况复加藻荐。安能辞富贵,尚欲志贫贱。

平明借马出,向夕拥书倦。去年参元火,可贺亦可唁。

端公坐南床,爱士诚眷眷。屈君廉访幕,首路走淮甸。

生平书檄手,妙在巧裁剸。谁无扰狱市,勿使滋蔓延。

平反奉慈母,欢喜洁羞膳。君子既得舆,小人将革面。

想当治曹暇,稍稍事游宴。试茗蜀井冈,看花竹西院。

古思浩无边,新语时一转。定怀京游旧,寄赠比黄绢。

交情二纪馀,此别良缱绻。往时媚学侣,散若风蓬旋。

今我亦老丑,尚复把经卷。分襟各回首,絮点杂花片。

重来都门道,迎子十乘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楼即事

元代刘崧

楼出青峰上,檐栖碧树端。雨窗晨易白,云榻夜多寒。

微醉时欹枕,閒愁独倚栏。纷纷犹战夺,托迹敢求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史局先生示以季境□□赠行卷辄题一绝卷锦

元代张雨

校书苦借青藜杖,下马笑拈金屈卮。好是淮南师弟子,钱唐相见落花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山行

明代刘璟

天山雪花大如席,散洒穹庐作冰瓦。白日照不破,北风吹复垛。

行边使者文皮裘,马足凌兢冰上游。仆夫苦寒步不进,王程未敢为稽留。

天山戍士可奈何,斧冰作糜行负戈。虽无重裘禦寒冻,此地幸喜丰嘉禾。

但愿盛时烽火息,将见年来足衣食。咨询民瘼使者事,当得边人时种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攲眠

宋代王安石

翠幕卷东冈,攲眠月半床。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清话非无寄,幽期故不忘。扁舟亦在眼,终自懒衣裳。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