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永嘉鲍生弈者师,十七人间当国手。丁夘桥头遇杨相,籍甚文章呼小友。
吴中好事家请谒,往往巾屦罗其牖。越机阿锡秦复陶,一酌叵罗并为寿。
其乡李子虽后出,别有神机暗中授。便付建安难甲乙,晚似黄池互先后。
十年落魄江湖间,刺上姓名垂欲朽。迩来冠盖颇尘俗,自挟朱门酒肉走。
野人罢锻铜池旁,落日柴荆许君扣。隐囊纱帽炯相照,小簟疏帘时所有。
欲行大白即苦辞,鲍生昨者死以酒。又言于世无所愿,愿得吾诗良不偶。
吾诗寂寂更类汝,纵奇岂入时人口。不龟未免洴澼絖,一赌也得宣城守。
男儿有酒须饮棋且着,试问鲍生今在不。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