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一峰老人嗜泉石,八尺素缣写秋色。顿使窗头开翠微,复令箧里流丹碧。
翩翩逸兴殊未已,更拨苔文青可指。摆脱骊黄见神骏,洗尽铅华出西子。
徐君那得不破颜,此身如坐清泠间。未损嘉宾一日橐,买尽沃州千万山。
吴中好事家相属,得陇何人堪望蜀。断无明月映连城,或可昆冈矜片玉。
君不见开元王右丞,南唐董北苑。丹青一片流至今,前辈风神更超远。
一峰固是餐霞侣,知音未敢轻舒卷。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