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园中梨花唯开一枝

明代高启

栏外见春迟,朝来雪一枝。
不知初发处,误道已残时。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金山

清代严光禄

夹岸重城壮,中流一柱尊。夕阳翻倒影,飞翠落遥樽。

钟磬沈烟际,鼋鼍上塔根。长公旧游地,玉带忆山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院画册 修竹士女图

宋代赵佶

瑶台无信托青鸾,一寸芳心思万端。莫向东风倚修竹,翠衫经得几多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赓御制诗韵三首送茅山宗师 其三

明代陶安

玉笙声歇碧窗閒,金鼎龙砂五色斑。时遣仙童入林去,紫芝带露斸云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朱观察

明代张萱

海门秋色正飞翻,幕府吹霜画角喧。增秩已分新节制,临戎仍控旧屏藩。

三千队里怜歌铗,二十年前说在门。欲去还来频望拜,可堪芳草怨王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边文进花木翎毛

明代杨荣

翠袖逢春自不寒,湘江云散水漫漫。飞来青鸟知何处,误作仙源树里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览镜七首 其五

明代陶望龄

莫怪年时爱道装,姓名久已隶空王。六时自礼莲花漏,每日亲拈印字香。

诗景天和邀客和,衡门草长与人长。夜灯点罢仍朝梵,静业山中也觉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曾大尹去思十咏 其三 耶溪

明代徐庸

耶溪水似别情深,倚棹中流照寸心。款乃一声歌未了,又来吴渚起清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二禽咏

明代方孝孺

鹊噪未足喜,鸦鸣未须忧。天道神且远,微物徒喧啾。

翰音善司晨,不免供肴羞。鹳鹤至高洁,所识惟林丘。

鸿鹄隘八荒,但为稻粱谋。文彩羡孔鸾,缯缴或暗投。

况彼鸦与鹊,志非众鸟俦。质陋羽翮短,云霄非所游。

性贪嗜饮啄,逐逐不自休。饥则摇口吻,向人如有求。

何能洞先几,兆与天心侔。祸福有定命,所致各有由。

人理固坦夷,鬼神良昧幽。苟中存仁义,自可无愆尤。

何须浪悲喜,为禽鸟诳诪。来夤慰韩愈,恶声感黄州。

好怪失所守,二子非英流。吾方友千古,远法孔与周。

考祥视素履,乐道以夷犹。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