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画赠别

明代高启

扁舟暮归去,别路江南树。
愁指楚山遥,明朝望君处。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郊诗

魏晋潘岳

出自东郊,忧心摇摇。遵彼莱田,言采其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塞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使鄂渚至乌江道中作

唐代刘长卿

沧洲不复恋鱼竿,白发那堪戴铁冠。
客路向南何处是,芦花千里雪漫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欣对亭

宋代许及之

万象尽森著,所观皆所欣。谁能忘爱恶,达观足超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蟾光

清代朱佩兰

蟾光清透碧窗纱,银汉无声斗柄斜。秋净长天浑似洗,夜深凉醒玉簪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卢忠肃公手札

清代姚文田

绝野栖迟军鲜饱,凄凉父老贻升枣。草履麻衣体攒镞,三郡遗民同一哭。

十年万死不顾身,一朝偾败徒酸辛。皆言阉竖丧明社,海内未遂空无人。

奇才伟略世希有,南卢北孙皆绝伦。武陵一出国事去,眼见宫阙飞埃尘。

贤豪生与时事会,天意或教支废坏。却令宵小更败之,颠倒终难测茫昧。

蒿水桥边战血流,八十日尸犹不收。呼天逻卒鞭且死,人理那复几希留。

我从史传考勋迹,卷不能终愤填膈。当时恨无折槛人,请殛奸回谢宗祏。

流传翰墨奕世珍,书生余事犹轶群。忧时抚事意慷慨,令我泪堕还沾巾。

吁嗟天已厌明德,倔强孤臣空尽力。请看七日降淫霖,一死遗骸求不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开壁置窗命曰远轩 其三

宋代陈与义

我昨在衡山,伤心衢路侧。岂知得此地,一坐数千息。

易安生痛定,过美出饥迫。誓言如齐侯,常戒在莒厄。

要将万里身,独面九年壁。如何不己奈,开窗玩霏碧。

招呼面前山,浮翠落衾席。一笑等儿戏,都忘雪侵帻。

人生何不娱,今夕定何夕。向来万顷胸,馀地吞七泽。

念此亦细事,未遽瑕生璧。聊使山中人,永记山下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飞雨亭

元代陈樵

飞泉五色映花梢,秋色观前看玉豪。花落空中和月冷,树当湿处见云消。

依依雨气侵萤火,一一水纹生鹤毛。几度下帘山影动,卧看红日到芭蕉。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