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城西客舍送周著作砥

明代高启

客中寒食后,惆怅送君违。
花隐归城旆,风吹渡水衣。
夜窗炊黍散,春苑斗茶稀。
谁念西斋雨,相思独掩扉。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集古 寒食夜雨

金朝李俊民

风景依稀似去年,鸟啼花发柳含烟。

夜深斜搭鞦韆索,独向檐床看雨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 春日浦镇寄慨

宋代单人耘

壮志何时已。只将台、平林鸢下,汀洲浪起。又见江头春草碧,万里明空若洗。

记曾住、苍烟丛里。牛背夕阳歌自好,有桑麻一径村翁喜。

勤稼穑,倦书史。

征车南下心如矢。慨前尘、飞云浩瀚,风回雨霁。愧作廛浊沽誉者,颇识中边羲理。

重收拾、诗函画几。不恨蹉跎迟岁月,爱今朝吾更亲孺子。

峥嵘业,从兹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

唐代皎然

桐江秋信早,忆在故山时。静夜风鸣磬,无人竹扫墀。
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梨。可即关吾事,归心自有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颂古四十四首 其三十三

宋代释法泰

格外谈,惊人句,懵懂禅和徒指注。灼然好个佛无光,言下迷宗空自忙。

赖有知音招庆在,譊讹一夏为雌黄。雌黄出,暗写愁肠寄知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早书事

宋代杨时

窈冥谁为宰炉锤,荣谢唯知岁序催。
腊日未经梅已绽,春风尚远冻先开。
愁无润泽归芳树,独有余寒著死荄。
收尽浮云天愈净,夜深犹起望三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寺山

宋代陈师道

晴山堪著眼,别意不胜秋。
小作三年别,聊为五斗谋。
要须乘下泽,不待到壶头。
预恐登临处,长思马少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日夕

明代黄云

寂居山之阿,木叶明返照。
阴厓凝晚色,余霞尚鲜耀。
远心望烟海,孤兴凌仙峤。
归牧驱牛马,溪船罢渔钓。
闭门归动息,默以领众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寓玉清观

明代叶子奇

径草微微护浅沙,小山丛竹玉清家。
牵牛延蔓无多碧,点缀秋光一两花。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