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子规叫初歇。正客怀撩乱,无人猜著。明月楼前,碧桃花下,记当日、烟鬟雾薄。
痴如中酒,也都想、日斜妆阁。心情恶。看翠袖重揾,泪珠弹却。
斜压香衾,低垂罗帐,幽梦后、天涯原各。且把断肠提起,拚做杨花,向江南流落。
小镇西 臬署夜坐,听前庭演剧,似是邯郸巡河一出。追忆东皋旧事,感赋此词
小飏夜笛风,碎珠十斛。歌丝袅、槛花轻簌。此何曲。
翠阴阴、寻去如尘,想处疑烟,一庭幽瀑,满场哀玉。
逗纱曲。渐循声细认,是邯郸曲。年时景、暗中潜触。
瘦蛾蹙。怅零箫剩管,耳边又续。算来人世,偏有黄粱难熟。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