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姑苏杂咏 寒泉(在支硎山)

明代高启

远络丛峰间,平流盘石上。
月照欲成潭,风吹不生浪。
声兼寒叶下,色映秋苔涨。
野客照羸颜,曾来倚筇杖。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桥春望

清代顾印愚

天街雪净路无泥,待茁河桥柳万稊。谁道春风无气力,纸鸢簇起苑墙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得

金朝李纯甫

包裹青衫已十年,聪明更觉不如前。簿书丛里先抽手,鼓笛场中少息肩。

瓶底剩储元亮粟,叉头高挂老坡钱。会须著我屏山下,了却平生不问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浦阳十景 其十 昭灵仙迹

元代吴莱

一掌嵯峨是玉京,连峰欲向鼎湖倾。高张黼座龙随下,静拥珠軿虎独行。

白雪松扉双立影,清风药井倒吹声。长歌为问西王母,却把荷花与送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刘工部钦谟无题韵 其一

明代童轩

垂杨门巷嫩寒馀,银鸭香清绕燕居。妆镜窥红春有态,黛蛾分绿画难如。

云飞巫峡频牵梦,潮隔浔阳久旷书。惆怅碧栏干外月,梨花疏影到窗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华鹅湖先生崇祀乡贤祠

清代成达

韩云五色起商霖,博济清时泽更深。内苑文章留片玉,维桑名德重兼金。

载歌陟岵悲存没,应补棠华耀古今。仰止仪型感畴昔,椒浆释奠泪痕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生二绝句

宋代寇准

爱君白发无覊束,命驾常为千里游。
一夜春江又回棹,当时风雨满汀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琅琊行

宋代郭祥正

琅琊异他山,坡陀晦诸峰。惟有山下水,其源与天通。

寻源见楼阁,鸳瓦青重重。宝镜递华灯,空岩散疏钟。

薰成香积界,回首非尘笼。阳冰俗篆未足数,禹称八咏元无功。

我来独酌惜已晚,醉倒不见欧阳公。摩挲苍崖读旧记,谁掣玉索缠蛟龙。

不忧石泐解磨灭,斯文自与元气同。徘徊落日跨马去,老松为我摇悲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九十六

清代朱仕玠

甘蕉舒绿蔼如云,花放惟应配茜裙。何事偏蒙君子号,固宜修竹出弹文。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