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春江采瑶草,将以伸缱绻。初期拾翠洲,复道滋兰畹。
美人隔花深,歌竟瑶瑟偃。临流不可见,恍忽心未稳。
佳时难骤得,鶗鴂鸣已晚。祇有千古思,绵绵楚波远。
黎丘之丈人,归路逢奇鬼。既为鬼所惑,又复鬼其子。
夏南滑蜀梁,俯影明月里。背走谓伏鬼,而又鬼诸已。
此皆非鬼者,特以疑故死。憧憧奸佞徒,情状实鬼尔。
匿迹不自惭,胡为满朝市。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