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倪元镇墨竹

明代高启

倪君好画复耽诗,瘦骨秋来似竹枝。
前夜梦回如得见,纸窗斜影月低时。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 三首,赠薛夫人 其一

清代顾贞立

兰畹金荃,问佳句、有谁消得。除非是、沉香亭畔,一枝倾国。

数载端详云鬓影,如今始傍牙签侧。想曾随、阿母理真仙,瑶台□。

浑不似,初相识。寒暄语,何须说。愿小年如昼,清谈竟日。

无奈妒花窗外雨,催春去也催人别。笑归来、魂梦尚依依,重寻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事 其六

清代顾炎武

自昔南朝地,常称北府雄。六军多垒日,万国鼓鞞中。

听律音非吉,焚旗火乍红。恐闻刘展乱,父老泣江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相公三兄小园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

唐代武元衡

休沐限中禁,家山传胜游。露寒潘省夜,木落庾园秋。
兰菊回幽步,壶觞洽旧俦。位高天禄阁,词异畔牢愁。
孤思琴先觉,驰晖水竞流。明朝不相见,清祀在圜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萧山秋兴二首 其一

宋代郑洪

阑干曲曲倚西风,桂树悬秋月正中。千里功名怜枥马,百年身世愧冥鸿。

天垂南斗星犹北,江绕西陵水自东。抚罢吴钩双泪落,饭牛扪虱尽英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黄皆令

明代祁德渊

西风江上雁初鸣,水落寒塘一棹轻。
绕径黄花归故里,满堤红叶送秋声。
片帆南浦离愁结,古道河梁别思生。
此去长涂霜露肃,何时双鲤报柴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过西湖

宋代刘攽

落日微雨好,浮云近水多。空濛乱林树,涵泳著星河。

赏极兴不尽,迹归心更过。犹须明月夜,濯足弄金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室东溪卢岩涧

清代魏源

度梁访天门,忽讶山无底。穿出碧玲珑,渐深青壁垒。

人影没数重,倒在波涛里。白云不在天,明月不在水。

落此乱石坳,钟声催不起。但闻涛隐沦,不测泉终始。

崖高水深深,天寒日色死。请君雨后来,一赠钧天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梁父吟

宋代周紫芝

驾言方北征,遵彼淮阴路。悠悠墟落间,中有淮阴墓。

将军蕴奇略,功名照今古。谈笑下燕齐,北面师降虏。

一朝遭谗诬,衔冤复谁诉。谁能为此谋,宫中汉家妇。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