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兰畹金荃,问佳句、有谁消得。除非是、沉香亭畔,一枝倾国。
数载端详云鬓影,如今始傍牙签侧。想曾随、阿母理真仙,瑶台□。
浑不似,初相识。寒暄语,何须说。愿小年如昼,清谈竟日。
无奈妒花窗外雨,催春去也催人别。笑归来、魂梦尚依依,重寻觅。
度梁访天门,忽讶山无底。穿出碧玲珑,渐深青壁垒。
人影没数重,倒在波涛里。白云不在天,明月不在水。
落此乱石坳,钟声催不起。但闻涛隐沦,不测泉终始。
崖高水深深,天寒日色死。请君雨后来,一赠钧天耳。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