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休沐日期衍公游北山不果独卧斋中

明代高启

休沐欣逢一日闲,拟邀禅客共登山。
两筇未许寻萝径,孤枕应须掩竹关。
历历远峰尘土外,萧萧深屋草莱间。
安眠却胜清游乐,觉看斜阳燕子还。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羲皇上人分韵得风字

南北朝邹浩

妙达万物祖,天地生胸中。坦腹夏日眠,五柳来熏风。

不弦虞舜琴,不觞唐尧钟。况复羲皇前,岂直将无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李陵送苏武

元代萨都剌

同是肝肠十九年,河梁携手泪潸然。铁衣骨朽埋沙碛,白首君归弃雪毡。

海北牧羊无梦到,上林过雁有书传。汉家恩爱君须厚,剪纸招魂望塞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望

明代潘光统

粤王楼阁引飞峦,别苑离宫草树残。正朔已非秦日月,朝台犹忆汉衣冠。

风生禾黍樵歌歇,秋入关河夜柝寒。閒倚青萍时极目,不知何处是长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尹伯奇琴台

清代吴省钦

台下泪波腥,台前病叶零。沈江娥媲节,在镐姞分型。

衅起门帷舛,听缘室第荧。履霜弹切切,激濑和泠泠。

掩袂哀谁偯,褰裳恨未瞑。荓蜂身惝恍,离黍弟伶仃。

死孝愚夫悯,徕神醉觋灵。猿声连古峡,芦影断疏汀。

亲过矶难已,家屯网适丁。放流循皓白,悲怨达苍冥。

地补桑经注,图遗孔殿形。申生量一概,公道在西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冯鲁川廉访微尚斋诗集书后

清代言南金

大雅久不作,旷世还相求。古人志风教,落落殊难酬。

皇荂说里耳,与时俱迁流。正变代相乘,去古日以悠。

鲁川冯公诗,温厚清且遒。讽劝意言外,微显赅春秋。

柏枧山木长,高风不可留。缅怀金石契,斯诣今谁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渊明拟古九首 其七

宋代李纲

古今纷变态,兹道长若兹。处世或穷达,否泰各有时。

岂无磨与涅,贵在不磷缁。达人乃大观,曲士多致疑。

所以古圣贤,立此垂世辞。慇勤论出处,欲使学者思。

周公尚居东,仲尼岂余欺。愈钝久乃利,臲卼当安之。

我亦道穷者,欲赋鸱鸮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物外杂题八首 其八

宋代陆游

过市摩双眼,惊嗟阅盛衰。朱楼倚霄汉,曾见始成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正觉僧榻

元代艾性夫

赞公分半榻,卧近竹西楼。
四壁寒蛩夜,一山黄叶秋。
梦随三鼓动,月尚半窗留。
零乱芭蕉影,禅衣烂不收。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