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江流日奔腾,声过如万弩。偪仄惊入峡,程途此艰阻。
林篁交蔽黑,不复辨子午。高崖坐群猿,垂臂引客语。
稍出向灵山,微阳翳初吐。人家嵌石壁,如蛎未可数。
沿塘种木绵,插棘防猛虎。月起听蛮歌,谁知我心苦。
萧斋幽赏无多地,画屏最饶诗意。澹墨新痕,绡尘褪色,六曲斜排山字。
清宵况味。爱旁挹樨香,中分虫思。净绝禅心,试题秋句不成绮。
几回凭向倦里。簟纹围一角,薰尽沉水。梦远能穿,寒轻不隔,罗帐还垂凤尾。
凉蟾乍坠。恰菊影欹欹,画伊灯背。耸与诗肩,夜深偏不睡。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