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家书

明代高启

底事乡书累日修,路长唯恐有沉浮。
还忧得到家添忆,不敢多言客里愁。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汜水县尉

唐代韩翃

未央宫殿金开钥,诏引贤良卷珠箔。花间赐食近丹墀,
烟里挥毫对青阁。万年枝影转斜光,三道先成君激昂。
谷永直言身不顾,郤诜高第转名香。绿槐阴阴出关道,
上有蝉声下秋草。奴子平头骏马肥,少年白皙登王畿。
五侯客舍偏留宿,一县人家争看归。南向千峰北临水,
佳期赏地应穷此。赋诗或送郑行人,举酒常陪魏公子。
自怜寂寞会君稀,犹著前时博士衣。我欲低眉问知己,
若将无用废东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姜贫乐赴陈华亭约 其一

宋代释居简

僦屋傍西湖,湖光浸屋除。秋荷纫雨后,邻米饷斋馀。

句熟如圜转,谋生似我疏。拙吟方巧宦,骚雅费甾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钱从事画六首 其四

明代徐庸

杖藜行过水西桥,欲访山家近却遥。茅舍竹篱无限景,红蔷薇对绿芭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万安莲塘宿李处士家戏答其诗 其二

明代钟芳

青山逶迤环海口,涛声隐隐春雷吼。钓鳌人去玉台空,我来倚杖沈吟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 壶园自寿

清代郑文焯

百年几醉,只壶中老我,天地无恙。自见乘槎仙客去,愁满十洲烟痕。

沧海尘飞,故国秋澹,梦断拿云想。江关词赋,倦怀自恁疏放。

一笑弄月婆娑,长松招鹤,凄厉千山响。卧看青门销旧辙,世外樵风相况。

哀乐中年,登临残泪,付与玲珑唱。西楼横竹,五湖对酒如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访慧林寺僧因有诗

宋代戴复古

故人有约访乡僧,少坐西林待晚晴。
双燕护雏更出入,群鸦攫肉斗飞鸣。
长溪积水流无尽,古木号风诉不平。
一段见成公案在,请君判断要分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龙真行为天章待制林公跋书云秘府右军书一卷有一龙形真字印故作

宋代米芾

龙形真字芸香里,伏日道山聊一启。媪来鹅去已千年,莫像痴儿收蜡纸。

萧衍老翁食无肉,锦质绣章能独侈。不知劫火付冤家,却误顽仙求令史。

文皇有金无鉴目,赖取穹官齐押尾。徐生小黠辨茅檐,不道天真难力致。

晚薄功名归一戏,一奁尤胜三公贵。牡丹不语人能醉,墨光觉胜朱铅媚。

与身俱生无术治,又染膏肓刘巨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海阳十咏。吏隐亭

唐代刘禹锡

结构得奇势,朱门交碧浔。外来始一望,写尽平生心。
日轩漾波影,月砌镂松阴。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