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昔君射策明光宫,腾骧燕市骅骝空。谁遣妖星逼天阙,鼎湖竟坠乌号弓。
小臣攀髯死未得,重茧万里还乡国。剑阁嵯峨战血腥,豺狼窃据昏巴僰。
八口凄凉何所归,穷途那免寒与饥。长镵作伴拾橡栗,短褐不完歌《采薇》。
清谓滩头钓鲂鲤,诛茅结屋将已矣。亭边呵止故将军,驴背谁知前进士。
青鞋竹笠秦川来,登高怀古羲皇台。酒酣拔剑《鸲鹆舞》,梦回巫峡秋猿哀。
达人自古嗟飘荡,鼓刀而屠太公望。天子宵衣问隐沦,征书旦夕磻溪上。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