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闻谢太史诵李杜诗

明代高启

前歌《蜀道难》,后歌《逼仄行》。
商声激烈出破屋,林鸟夜起邻人惊。
我愁寂寞正欲眠,听此起坐心茫然。
高歌隔舍与相和,双泪迸落青灯前。
李供奉,杜拾遗,当时流落俱堪悲。
严公欲杀力士怒,白首江海长忧饥。
二子高才且如此,君今与我将何为?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 九日王西樵姜如农程穆倩王尔调家伯献登慧光阁

明代宋琬

昔人多事,把今日、名以佳名重九。青女连宵渲染作,浅碧深黄林薮。

杰阁千寻,长江一泻,瓜步晴如豆。帆樯飞下,夕阳还系堤柳。

休问高会龙山,参军同幕府,其人存否。古往今来属我侪,复共天涯杯酒。

目闼飞鸿,诗成戏马,莫放持螯手。远公微笑,醉中应恕狂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次万安寄刘五文学

明代释函是

觌面难逢昔日人,滩声不断偃溪闻。暂移鹤影罗浮瘦,却有云瓶蚤待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除前五更闻习仪鼓角感而有作二首 其二

明代李梦阳

两朝旧是含香吏,豹隐俄惊二十年。犹记习仪端笏地,朝天宫里听鸣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千秋岁引·秋景

宋代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写景 抒情 情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山行客图

元代陈旅

雨馀空翠晓濛濛,有客骑驴落木中。满目好山行不尽,溪猿啼断石楠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韵 其八 小梅

元代艾性夫

好花不必大,骨瘦花自小。一点春有馀,万古香不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朝中措 十六夜月

元代张之翰

夜来三五月初圆。歌吹竟喧阗。二八婵娟更好,便无人对樽前。可怜浮世,只争一夕,如许心偏。玉色何尝喜愠,年年岁岁依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苦热怀楚下

元代范梈

苦热不可极,念此西南风。谁云灏气远,乃在庭户中。

我家百丈下,井上双梧桐。向夕集归鸟,未秋足鸣蛩。

自从别家来,江海信不通。宛宛维桑思,愿从孤征鸿。

夜梦白发亲,欢笑携稚童。倚门望子归,未归忧忡忡。

东皋无良田,何以待岁丰。盛年将称意,无为学转蓬。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