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马蹄明代寺,遗址话当年。古刹分南北,沙门辨汉番。
莲台生妙谛,粥钵衍真传。白塔层凌汉,红崖半插天。
烟尘迷野舍,香火结林禅。柳密莺流转,松高鹿傍眠。
泥金熔象法,石碧挂龙泉。绝顶登临望,云山曲曲攀。
前明遗旧寺,石印马蹄坚。古洞盘旋凿,奇崖磊落悬。
飞沙迷曲径,滴水觅神泉。塔险连云汉,峰危接雨烟。
番林千百树,佛界卅三天。姊妹名山在,袈裟妙道传。
门深无俗客,禅静不知年。清代崇有礼,犹留胖栗缘。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