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霜风猎猎吹冻雨,山色凄迷路脩阻。皇华使君重按部,属吏奔趍畴敢侮。
土俗民风本贫窭,行台供张甚莽卤。绳床练帐竹撑拄,布被生棱寒莫禦。
太守闻知不遑处,急呼里正加捶楚。里正低头呼且语,此邦朴陋传自古。
今秋又集征苗旅,尽弃农功事刀弩。仓无积粟衣无楮,村寨萧然但环堵,那得奢华奉官府。
听罢斯言吾大沮,嗟嗟夷民阙摩抚。五十衰慵惭守土,太仓窃食将何补。
使君宽洪请莫怒,禹稷忧民更艰苦。
全齐十二称天府,山川错列雄东土。当年赐履尽穆陵,历世兴文接邹鲁。
沂山之下沂水清,远流曲折来骈城。郁芊盘结多灵淑,岳降常为圣代英。
君不见马卿文章魁天下,已高学士南金价。又不见冯君大小相因循,奕世勋名可动人。
自馀禀粹相继作,跃龙翥凤非寥廓。君家先达有许公,后贤亦合比申国。
我本东南海上来,薄游北海接仙才。双鬓萧骚惭渐短,孤怀愁绝傍谁开。
明珠久矣甘寥寂,片玉依然光始发。早晚徵书下晋城,更看并对黄金阙。
丈夫傫然如繫囚,自断犹堪归隐邱。人间郗超不再得,纵有高隐谁复收?
当时戴公剡中宅,精整乃与官舍侔。办资百万意奇绝,未用夷蹠穷推求。
咄哉传约隐不果,慎勿轻诋渠非优。从来酸寒痼山水,焉取名节骄王侯。
士人粗愿衣食足,鬼神靳汝宁相酬。嘉宾可作吾可隐,买山岂畏讥巢由。
城西冷叟半忙閒,人道王阳得早还。四望楼台皆我有,一原花竹住中间。
初无狗盗窥篱落,底事蛾眉失锁关。每为朝天三十里,时时惊枕梦催班。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