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忽忽天星二十九,当年曾醉琼林酒。春风射策紫垣深,犹记灵和殿前柳。
与君虽异千佛名,出入南宫同户牖。春蚕食叶七千人,看君运笔如挥帚。
妙龄忠气轶衡嵩,馀子纷纷真培塿。那知晚节岱阳城,白发苍颜两閒叟。
君材有如万斛舟,顾我碌碌才筲斗。时穷壮士或饭牛,遇合封侯起屠狗。
东皋有田供王赋,天寒且辍扶犁手。寂寥圭窦对书册,火冷灯青夜方久。
先生乘兴肯相过,亦有青钱沽玉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