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园闲兴(二首)

明代高启

当路阙追攀,端居自掩关。
听钟知近寺,看画忆登山。
哓栉风林下,宵吟雨阁间。
天应怜我懒,独与少年闲。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张讚

唐代司空曙

今日山晴后,残蝉菊发时。登楼见秋色,何处最相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安宣相 其四

宋代吴泳

文俗诸儒恋局中,何曾度外看英雄。连鸡纵不能资夏,捕鹿何妨暂掎戎。

静抚时机渔者得,遥观敌运兽之穷。书生准拟浯溪石,明写中兴第一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送子念一首

明代胡应麟

长啸东游罢请缨,闽天何处一帆征。黄须自识英雄后,白眼谁猜肮脏名。

蕉叶覆溪猿狖下,桐花夹路鹧鸪鸣。芒鞋试踏三山遍,酾酒无诸旧筑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至喜康状元弟河路过赍其兄书见示

明代李梦阳

侵晓书云云四生,向昏濛雨散孤城。敲门怪尔关西使,匹马缘谁淮上行。

扳柳美梅今日事,望乡怀友百年情。传言且共阳回喜,天意分明欲太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两山竹枝歌 其二

明代王世贞

白雪缫成茧子绵,黄云剪就稻花天。千家村里无开市,二尺溪头有系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杭僧法惠事后见边郎中观音感应记

宋代周紫芝

眼中铁弹不辞枯,眢井重波事亦殊。不用三三前说法,要须六六后还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铜陵道

宋代李曾伯

夜报风姨息,晓乘波后平。
江涵一镜净,山列两眉横。
依约燃犀处,分明倒蔗生。
徐行戒舟子,勿使白鸥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二十六夜,得舍弟书,及知熊敬舆茂才消息。期旦夕有会,并知便,良足快慰也

元代范梈

故人天阙腾新荐,舍弟云溪守敝庐。未省东归何日见?挑灯细读寄来书。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