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漫客

明代高启

畸人诚达生,聱叟亦旷士。
漫客乃其徒,放意在云水。
有山即漫游,有竹乃漫止。
漫吟不求工,漫饮不须美。
与物无留情,所适皆漫尔。
人生本漫寄,何事纷戚喜。
与子作漫交,逍遥论兹理。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林颂夔

清代缪祐孙

灌夫坐贪饮,东坡患能诗。于物有偏嗜,乃为造物笞。

奈何负美疢,不寻折肱医。情至令莫禁,意挚理无违。

林子居松泖,久矣吾心期。去年来秦淮,殷勤索我辞。

君犹六月翮,我诚三北师。立名苦不早,掉舌思柏耆。

平生少年气,抑挫几靡遗。终朝劳齑盐,已蒙顽鄙訾。

夙诺旷未报,中夜心为追。秋水平三江,鲈鱼初肥时。

喟然祝加餐,五字缄相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句山先生步李廉衣韵

清代边继祖

肯为莼鲈便忆家,暂留耆宿领清华。讵知病似沾泥絮,转觉官同著袂花。

风雅顿教前辈少,清贫还重士林嗟。茂陵遗稿名山富,早晚西湖走传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次叔和兄感怀韵 其一

清代严永华

旌旗猎猎拂云杓,燕寝凝香逐处飘。帝识张堪多惠政,人推黄霸重当朝。

春晖可爱斑衣暖,卿月长悬剑气消。笑倚慈闱言故实,南朝女戴侍中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浴灵芝院访照律师 其三

宋代黄裳

山间风定水天深,閒望谁陪讲后吟。篙子船来应有语,几回明月去相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声甘州(和邓中甫中秋)

宋代刘辰翁

看团团、一物大如杯,时复几何秋。俯天涯海角,今来古往,人物如流。想见霓裳歌罢,无物与浇愁。惟有当时树,香满琼楼。
谁念南楼老子,倚西风尘满,心事悠悠。便班姬袖里,明月一时休。叹年年、吹箫有约,又一番、鹤梦雪堂舟。池上久,满身风露,还索衣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高大中侍郎罢郡书怀

宋代韩驹

公诗如秋声,萧萧薄炎炽。我穷卧荒山,无复文墨事。

兹焉和高唱,出语愧芜累。五马一花骢,得非天厩驷。

会当亲戎行,一快平生志。虽云鬻千金,此计恐非遂。

人生行乐耳,屡空何用愧。况今纷纭时,一笑岂云易。

求船真戏言,换妾乃深意。梅堂极虚明,壶浆有新馈。

何时具杯杓,洗我色憔悴。李侯饮中仙,亦有尘外思。

藜杖方叩门,君归与徐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合郭节之听琴诗卷

元代成廷圭

天下几人弹古琴,爱之不惜千黄金。春雷上天霹雳死,至今古调空消沉。

金徽玉轸久寂莫,断文剥落尘埃侵。钟期一去不复返,况乃四海无知音。

松风泠泠白日静,山水定以娱冲襟。无弦之趣世莫识,悠悠千载渊明心。

古人今人若流水,善听善弹能有几。六峰隐者吾故人,得天下名亦琴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芝云堂以古乐府分题赋得短歌行

元代于立

白日苦易短,百岁良非长。今日花间露,明朝草上霜。

黄河无停波,浩浩东入海。弱水隔神山,灵药何由采。

羲和总六辔,苍龙挟其辀。回车谒王母,蛾眉生素秋。

虞渊沈暮景,忽在扶桑颠。孰知青天上,年年葬神仙。

尊中有美酒,潋滟浮春香。调笑青霞侣,婵娟紫云娘。

今日不饮酒,奈此白日何?来者日益少,去者日已多。

太极那能穷,浑沌不可补。不如醉乡人,一息同千古。

谁云刀圭药,可以养神骨。天运未可期,且尽杯中物。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