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867篇诗文
斋阁夜不寐,耿耿对华烛。眼病懒读书,投老亦忘欲。
华宠非我愿,终不蹈迫辱。五亩穷巷居,薄有数斗粟。
归来解衣袂,何为愧仰屋。天晴步明月,雨暗一棋局。
四夷正耀兵,百姓食不足。为谢支离疏,吾方外羁束。
逸人最爱冯虚阁,手弄丝桐自酬酢。清安身世甘寂淡,富贵交亲供谀噱。
天空境静初按谱,掩抑悲凄更丰约。淙淙岩背堕春泉,历历林梢下秋箨。
缓猱急引大可怜,含徵流商调相错。初闻古意三叠高,旋见失势千丈落。
勇如壮士提戈戟,静似佳人洗丹垩。吴山积雪开四窗,夜静金炉火犹烁。
是时相对拥青绫,顿使烦襟坐来铄。中郎此意妙莫传,炊爨之馀尚堪凿。
看君幽兴正得意,我和险诗聊善谑。须臾鼓罢阳春曲,门外青山映寥廓。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