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李畅
丹溜鸣泉花院,青山绕郭松阴。水边鱼鸟清影,竹下笙簧好音。
烟锁霜林鹤唳,风生岚壑龙吟。晚来溪上独眺,四野寒云重侵。
李畅
李畅,字若无。南海人。待问父。少读书学诗,舍旁有洲,尝建知津亭于其上,邀文士相唱和。年四十,以父命出为掾吏,仕司嘉兴狱。迁任韶州司仓,寻转边蓬尉。以子待问贵显,获封赠户部尚书。有《蜩笑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七有传。► 42篇诗文
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 其二
宋代:陈师道
青衿曾诵赋,皓首始登门。意得宁论晚,心交不待言。
向来期北上,可复改南辕。画地数佳政,丛谈何处村。
遣兴二首 其一
元代:善住
五十虽赊病见侵,闭门终日少相寻。春莺漫逞千般语,老骥终存万里心。
花绕竹房红作阵,柳垂莎径翠成阴。江南三月清明后,便有蛙声聒夜深。
瀛洲丈人七十举子李伯襄宗伯黄逢永孝廉其婿也徵诗为寿
明代:陈子壮
丈人行乐鉴江边,真境瀛洲遂盛传。闻道麒麟天上瑞,不知七十地行仙。
一星南极辉珠蚌,连璧东床引玉田。宁似世人婚嫁累,移家游岳定何年。
九日游宝峰分得秋字
明代:刘泰
共买肩舆郭外游,登高快我豁吟眸。天包沧海欲穷处,人立青山最上头。
万木总含霜露气,一壶浑遣古今愁。南来新燕斜成字,写出西风澹澹秋。
和曾大尹去思十咏 其四 镜水凭楼
明代:徐庸
卧辙扶辕不可留,思君重上夕阳楼。镜湖有水过天阔,澄彻同为一片秋。
寄赠李春
明代:吴与弼
天柱峰前忆旧知,江湖秋兴总如飞。金台早得春消息,好寄东风汝水西。
洪源谒祖墓四首 其一
清代:洪亮吉
五世还支子,全家问悯孙。野花生墓阙,古柏及祠门。
朴塞吾宁忝,渊源系觉尊。所亲欣絮语,灯火入前村。
丹山酒边
宋代:陈著
李畅,字若无。南海人。待问父。少读书学诗,舍旁有洲,尝建知津亭于其上,邀文士相唱和。年四十,以父命出为掾吏,仕司嘉兴狱。迁任韶州司仓,寻转边蓬尉。以子待问贵显,获封赠户部尚书。有《蜩笑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七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