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衡王府

清代顾炎武

赐履因齐国,分枝自宪宗。能言皆诏予,广斥尽疏封。

地号东秦古,王称叔父恭。穿池通海气,起榭出林容。

岳里生秋草,牛山见夕烽。蛇游宫内道,鸟啄殿前松。

失国非奔莒,亡王不住共。雍门今有叹,流涕一相逢。

顾炎武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4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都门晚望

唐代朱庆馀

绿槐花堕御沟边,步出都门雨后天。
日暮野人耕种罢,烽楼原上一条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醒

明代纪青

秀才梦破舌扪空,还我浮生半老翁。
也与盛朝闲点缀,荷衣蕙带佩松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葵宸有相念之语复以诗答其意

明代郭之奇

升沉端不问君平,千里相思叹友生。自学玄奇甘寂寞,独期清俭减驺声。

六年久令诗书负,八载依稀礼乐明。愧汝师臣犹鞅掌,于余执戟未全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明代孙绪

炎风吹云千万里,一色长天净于洗。焦枯望雨雨未来,四民都落薰笼里。

林亭散发卧不收,挥扬巨扇奚奴愁。君从何处枉命驾,使我一见凉如秋。

瘦骨棱棱客衣薄,玉壶冰映青松壑。堪舆万古付双眼,书剑多年伴孤鹤。

忙催鸡黍解征骖,相逢莫爱今宵谈。怜君到处看落落,愧我老发垂鬖鬖。

君迹平生半天下,世人谁是同心者。姚江归计近如何,曾有音书到宁夏。

扁舟一叶萍湖海,旧日头颅宛未改。丁宁笑指青囊书,虎踞龙蟠竟安在。

夜深坐久成叹息,眼见蔷薇变荆棘。我贫惟赖天垂鉴,君才未必人尽识。

昔年两县排高牙,青春黄甲人争誇。子规夜叫甘棠月,暖云日护河阳花。

玺书徵去入鹓鹭,狂飙正值斜阳暮。筒距漫尔谈京兆,锋刃森然真武库。

羡君清辨能结舌,羡君多奇能用拙。圣主明堂录菲葑,如君岂合终岩穴。

行看有子复有孙,天行自昔相轾轩。明朝把臂送君去,归来依旧掩衡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杨茂才杨之父别驾君则先子尝受业焉杨又馆於族孙进忠其行也乞诗为别

明代王世贞

谈经而父业,门馆尽时髦。未竟衔鳣瑞,依然见凤毛。

青箱王氏得,绛帐马融高。欲悉通家意,临岐有佩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 朱菋堂驾部画红梅一枝见寄

清代张祥河

南枝春半。谁信寒犹浅。还向陇头寻梦见。夜雪江南未满。

盈盈紫萼相思。一屏疏影香迟。疑是玉妃新嫁,东君亲为调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马伯享西省朗中

宋代陆文圭

惊吾学间非少年,羡君功业当壮年。
曾闻难声共起舞,老我轮君独著鞭。
胸寒枯柳不堪折,欲别未别心茫然。
半寒黑风虎方啸,江湖白浪龙正眠。
洪都西统数千里,俊乂我知足驱使。
好将旧榻拂斋埃,佳客可能无孺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和德和上南涧韵)

宋代辛弃疾

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青毡剑履旧物,玉立侍天颜。莫怪新来白发,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千言。南涧旧活计,猿鹤且相安。
歌秦缶,宝康瓠,世皆然。不知清庙钟磬,零落有谁编。堪笑行藏用舍,试问山林钟鼎,底事有亏全。再拜荷公赐,双鹤一千年。
顾炎武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