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867篇诗文
民情本无事,帖然静于水。顺性以道之,自能臻至理。
纵观古循吏,视民如赤子。既去人见思,芳名蔼青史。
籍籍金郡侯,存心多岂弟。持节镇全闽,剖符当帝里。
既敷延寿化,且洽信臣治。仁政方下孚,宿瘼已如洗。
胡为北堂萱,夜逐秋霜萎。蓼莪遽兴哀,归心疾于矢。
攀辕竟何为,卧辙谅难止。载歌甘棠诗,庶以著侯美。
秋气薄林木,回飙鸣清商。长宵剧悽冷,揽衣起徬徨。
推窗望霜空,夜色殊微茫。薄云歛缺月,吞吐娟娟光。
数点南来雁,呼侣声悽怆。言念素心人,隔此天一方。
大江不可越,惄焉摧中肠。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