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千怨

明代蔡羽

丹楯朱千傍花砌,青丝流苏两头系。
葡萄结束相思带,玉钗斜挽盘龙髻。
对对来寻花下绳,双双去作云间戏。
难销寂寂玉楼情,可惜青青芳草地。
玉楼易断肠,芳草令心乱。
空上秋千架,春愁未曾断。

蔡羽

(?—1541)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九逵,以居洞庭西山,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有《林屋集》、《南馆集》。► 1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

唐代柳宗元

贞一来时送彩笺,一行归雁慰惊弦。
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
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
冶长虽解缧绁,无由得见东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怀素草书歌

唐代贯休

张颠颠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师不谭经不说禅,
筋力唯于草书朽。颠狂却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铁石画兮墨须入,金尊竹叶数斗馀。半斜半倾山衲湿,
醉来把笔狞如虎。粉壁素屏不问主,乱拏乱抹无规矩。
罗刹石上坐伍子胥,蒯通八字立对汉高祖。
势崩腾兮不可止,天机暗转锋铓里。闪电光边霹雳飞,
古柏身中dg龙死。骇人心兮目眓瞁,顿人足兮神辟易。
乍如沙场大战后,断枪橛箭皆狼藉。又似深山朽石上,
古病松枝挂铁锡。月兔笔,天灶墨,斜凿黄金侧锉玉,
珊瑚枝长大束束。天马骄狞不可勒,东却西,南又北,
倒又起,断复续。忽如鄂公喝住单雄信,
秦王肩上bf著枣木槊。怀素师,怀素师,
若不是星辰降瑞,即必是河岳孕灵。固宜须冷笑逸少,
争得不心醉伯英。天台古杉一千尺,崖崩劁折何峥嵘。
或细微,仙衣半拆金线垂。或妍媚,桃花半红公子醉。
我恐山为墨兮磨海水,天与笔兮书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
常恨与师不相识,一见此书空叹息。伊昔张渭任华叶季良,
数子赠歌岂虚饰,所不足者浑未曾道著其神力。
石桥被烧烧,良玉土不蚀,锥画沙兮印印泥。
世人世人争得测,知师雄名在世间,明月清风有何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老去怕寻年少伴

宋代辛弃疾

老去怕寻年少伴。画栋珠帘,风月无人管。公子看花朱碧乱。新词搅断香思怨。凉夜愁肠千百转。一雁西风,锦字何时遣。毕竟啼乌才思短。唤回晓梦天涯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徽宗画瓶中桂花

明代王泽

玉色官瓶出内家,天香谁贮月中花。六宫只爱新凉好,不道金风捲翠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即事 其一

明代黄锦

人作文园卧,秋风到客帷。怀人惊节序,病骨仼支离。

树坠霜前叶,荷残雨后枝。朝来过二仲,浊酒正堪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钱受之侍郎枚卜罢归一篇(崇祯元年)

明代茅元仪

晶晶日月,雨雪忽零。
岂无师保,束此宁人。
维桑失系,朽索弗宁。
大木将拔,先剪厥阴。
矫矫荩臣,夷之斮之。
显显令人,谪之诼之。
言窜江沚,隐斯骲也。
自幽私宫,避斯驳也。
鼎沉而起,星坠而升。
如日再中,如月再盈。
言巾我车,言濯我缨。
辟此皇路,以迟汇征。
汇征伊何,首论盐梅。
惟和惟一,无待尔枚。
田畯盘舞,红女解颏。
翳云何自,晦此中台。
浣布于火,乃愈鲜也。
蒨金于垆,乃愈坚也。
人亦有言,靡不有天。
高高在上,焉用便便。
言驾言迈,归我初服。
匪曰初服,匪帝畴复。
于以御之,我躬粥粥。
妇不可媚,岂待詹卜。
拂水涓而,耕罢可浴。
虞山咫而,咏罢可牧。
斟之酌之,奚暇枕曲。
愿言怀人,穷此遐目。
煌煌帝业,莫或缵而。
昭昭先微,莫或亶而。
及尔政成,恐或瑽而。
假此暇日,往者衎而。
神龙将蛰,并及于蝘。
沧流欲竭,祸先于鳟。
嗟我何人,亦槛亦圈。
愿因商风,从子荒遁。
高后在天,哀此下民。
笃生神孙,哲惠且英。
襄焉穆穆,终矣明明。
惟日之环,匪河之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衰

宋代范成大

早衰头脑已冬烘,信拙心情似苦空。
僚旧姓名多健忘,家人长短总佯聋。
一窗暖日棋声里,四壁寒灯药气中。
晚景只消如此过,不堪拈出教儿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戴就

元代洪焱祖

东都有一士,天赋岂寻常。屈居仓曹掾,众未察所长。

一朝薛从事,未按郡守赃。收就钱唐圄,五毒既备尝。

烧斧挟肘腋,辞色愈慨慷。焦毁肉堕地,掇以充饥肠。

覆船薰马通,三日孰可当。发视意其死,大骂目方张。

针爪使杷土,彭考无馀方。宁死白于天,终不枉忠良。

其事竟得释,太守免归乡。我观此丈夫,性命轻毫芒。

心非儿女脆,肤亦铁石刚。见义不见身,遥恤支体伤。

古今几冤狱,蔀屋埋日光。由来独行少,史册徒芬芳。

蔡羽

(?—1541)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九逵,以居洞庭西山,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有《林屋集》、《南馆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