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九逵,以居洞庭西山,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有《林屋集》、《南馆集》。► 122篇诗文
三五同人簇席欢,鸣鸠语燕对花阑。门前忽入清秋思,香山太史筒方至。
上林苑里报苏卿,玄武陂中遇曹植。去岁黄生得此禽,能使吾园秋气深。
纷员无数频来往,但从天上遗之音。引项停眸呼不得,夜夜为传三叠琴。
满堂笑我情如此,恰好来禽堪付子。曲池比目与鸳鸯,会见双禽曲池里。
携归我则解其声,前禽未诉后禽鸣。曰江南北全矰缴,羌馀独也羁魂惊。
兄弟妻孥谁复有,吞声笑递他人手。雨日会三易主人,才执一编行者某。
看尔悠悠若将终,似子郁郁恐难久。后禽款款具前陈,撩乱前禽语不真。
直须与尔聊相依,其那食粟翼重不能飞。
(?—1541)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九逵,以居洞庭西山,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有《林屋集》、《南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