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九逵,以居洞庭西山,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有《林屋集》、《南馆集》。► 122篇诗文
片帆遥指,秋容如画,绿波频舣。正群推、制锦无双,况梦笔生花,赋情闲丽。
曾到蓬莱候雉尾,春移庭陛。把荷衣、换了玉裤,听歌又夸仙吏。
尊前且探箧笥,数流传今古,南梦遗事。回首见、一点湘烟,好添与江郎,几多诗意。
长途渺渺,喜结伴、丛兰芳芷。但惆怅,竹西人远,暗挥别泪。
常伴镜奁边。常随碡瑁筵。费仙人、种玉生烟。扫尽纤尘弹一曲,明月下、百花前。
笑我近来颠。邀君雪后天。喜同心、兰蕙斯言。愿得一生长聚首,丝竹事、乐中年。
(?—1541)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九逵,以居洞庭西山,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有《林屋集》、《南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