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王元粹
水边人去燕争泥,风动绿荷香满溪。高树绕楼遮望眼,独看山色过墙西。
王元粹
金平州人,字子正,初名元亮。弱冠作诗便有高趣。哀宗正大末,为南阳酒官。遭乱,流寓襄阳。后北归,寄食燕中。年四十余卒。► 34篇诗文
代州
宋代:张深
白草黄沙一望遥,近城村落亦寥寥。滹沱入夜冰常合,句注终年雪不消。
边地食惟先湩酪,深秋衣已薄貆貂。凄凉土屋寒镫外,觱栗停吹又听鐎。
许彦明过荒斋看菊
明代:顾璘
寂寂柴桑宅,黄花但满园。相将秋意晚,无奈晓霜繁。
珍重殊方种,艰危隔岁根。玩来终澹泊,莫向美人言。
寿客
宋代:关士容
梅花百咏 其二十八 动直
明代:李江
谁把冰壶挂玉枝,倚天吹笛夜云时。看来有景堪同赏,听到无声只自知。
万物两间皆定体,三阳一气本无私。主人长挹春风坐,谁肯令人问是谁。
七夕夜女儿歌四首 其二
明代:胡应麟
不恨欢意薄,但愿欢情长。牵牛与织女,一年一成双。
冬夜同莫膳部张户曹蔡衡州谢山人过吴比部分韵得重字
明代:王世贞
高城积雪禁烟重,驻马劳君设夜供。江左文章争唾玉,座中谈笑尽雕龙。
同心竞结逢时带,如意长骄醉后锋。最是兴来那可败,五更愁听未央钟。
独立
宋代:蔡戡
次曾籋云先生「听鼓水仙曲」原韵奉答
清代:林占梅
窥窗凉月夜沉沉,兀坐胡床为听琴。曲奏「水仙」闻逸响,人来岛佛赏清音。
潘江、陆海誇君赋,白石清松契我心。不是阳春投雅什,谁知绿绮用功深。
金平州人,字子正,初名元亮。弱冠作诗便有高趣。哀宗正大末,为南阳酒官。遭乱,流寓襄阳。后北归,寄食燕中。年四十余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