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声声慢 内乡淅江上作

金朝元好问

林间鸡犬,江上村墟,扁舟处处经过。袖里新诗,买断古木苍波。

山中一花一草,也留教、老子婆娑。任人笑,甚风云气少,儿女情多。

不待求田问舍。被朝吟暮醉,惯得蹉跎。百尺高楼,更问平地如何。

朝来斜风细雨,喜红尘、不到渔蓑。一尊酒,唤元龙、来听浩歌。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调笑令四首 其四

清代龚自珍

年纪。年纪。不比十三十四。乳名郑重曾探。眉样蹉跎未谙。眉样。

眉样。难道峰青江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遥哭黄旡咎

明代释函可

当年结束九江行,无柰当年舐犊情。最是金多难赎命,何如孤迹任飘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代李寄

山态妙在变,久住方能悉。不谓半日閒,信人三叫绝。

白云一点生,瀰漫在顷刻。身在波涛中,鱼龙宜出没。

似闻澎湃声,久之觉寂寂。不知有天地,何况树与石。

轩然忽开明,群峰摇丹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孙尚书家山水卷

元代刘因

扁舟老树傍苍崖,好似今秋雪岭回。试问黄尘山下渡,几人曾为看山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荆门

元代柳贯

河塘底里通涵管,宣泄堤防计未迂。大抵成功摇末议,却将失得较锱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庄为孙用彰题

明代孙一元

小筑閒庄枕水浔,绕墙种竹碧森森。乱红吹尽春无几,借看君家秋一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王礼部言卿

明代王世贞

礼乐逢昭代,文章属盛年。名从赤县得,官向紫微迁。

倚玉怜余弟,投珠念汝贤。春卿古芳署,应许和歌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灵山寺

宋代赵抃

我为灵山好,登留到日曛。岩幽馀暑雪,钟冷入秋云。

篇咏惟僧助,尘烦与俗分。明朝入东棹,因得识吾文。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