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隐嵩山阳,笋蕨丰馈饷。新斋淅江曲,山水穷放浪。
乾坤两茅舍,气压华屋上。一从陵谷变,归顾无复望。
渔樵忆往还,风土梦间旷。恍如悟前身,姓改心不忘。
去年住佛屋,尽室寄寻丈。今年僦民居,卧榻碍盆盎。
静言寻祸本,正坐一出妄。青山不能隐,俯首入羁鞅。
巢倾卵随覆,身在颜亦强。空悲龙髯绝,永负鱼腹葬。
置锥良有馀,终身志悲怆。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18篇诗文
雪溪词翰辉星斗,纸蠹尘蒙诗一首。湛然挥墨试续貂,嗫嚅使人难出口。
丁年彭泽解官去,遨游三径真三友。悠然把菊见南山,畅饮东篱醉重九。
献陵吴氏治荒园,成趣为名良可取。养高不肯事王侯,闲卧林泉了衰朽。
今年扈从过秦川,可怜尚有萧条柳。归计甘输吴子先,丽词已后黄华手。
知音谁听断弦琴,临风痛想纱巾酒。嗟乎世路声利人,不知曾忆渊明否?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